昆明金星社區:“五級治理”還原居民自治本質



社區少數民族群眾參加“春城歡歌獻給黨”文藝晚會

實木桌板|實木桌板價格

人民網昆明7月31日電 (李發興)“以前發個通知,采集個信息,就靠雙腿跑,有時還遭冷眼。現在隻要微信群裡一‘轉發’,百多名居民小組長和樓棟長就動起來瞭,分分鐘就傳達到位。”提及金星社區探索實施“五級治理”模式以來的改變,社區黨委書記蘇瓊芬滔滔不絕,“社區最大的變化是還原瞭居民自治本質。”

“凡是有關社區的新聞報道,我都要搜集起來,作為我們社區的歷史收藏。”金星小區12號庭院樓棟長劉禮賢說,這兩年社區的變化引來瞭眾多媒體的關註。“我們的付出,大夥也都看在眼裡,還經常有老人叮囑我們要註意身體,隻有身體好瞭才能更好地為大夥服務。”

從即日起,人民網雲南頻道推出“一把‘金鑰匙’開啟社會治理新格局”系列報道,敬請關註。

經過探索實踐,金星社區已構建起瞭政府治理和社區自治、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的社區治理和公共服務新格局,基本實現瞭“社會管理有機構、事務下沉有人管、群眾參與有平臺、社會服務有網格、居民生活有保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新格局,實現把社區建設成為自治好、管理好、服務好、治安好、環境好、風尚好的社會生活共同體。蘇瓊芬說,社區居民也實現瞭從熱心人到當傢人、從參與者到管理者、從抱怨者到受益者的轉變。

【編者按】“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成立於2005年的昆明市盤龍區聯盟街道金星社區是一個多民族的城市社區。在2013年以前,面對2萬居民,在缺乏有效溝通機制和社區主體聯動機制的情況下,僅僅依靠社區居委會,聯系服務群眾不能抵達“神經末梢”,居民意見難以充分收集反饋。同時,轄區居民大多遊離於社區公共事務和公共活動之外,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蘇瓊芬說,“隻有小傢,沒有大傢。”

轉機在2013年10月。盤龍區結合平安小區建設,在以往“區-街道-社區”三級模式下,增設瞭居民(庭院)小組長和樓棟長。金星社區采取推薦的方式,在各個庭院設立居民小組長,並按照庭院大小、居民戶數的特點,按每100-200戶設一個樓棟長。

“官雖小,發揮的作用可不小。”蘇瓊芬說,居民小組長和樓棟長雖然是社區最小的“官”,但他們都是通過居民推薦產生的,也更瞭解和熱愛小區,能用心參與到社會管理事務中。他們發揮著“宣傳員、信息員、巡邏員、調解員、辦事員”的作用,帶頭收集民意、傳達政策、調解糾紛、維護治安,民情第一時間被知曉、問題第一時間得到處理,把社區管理服務功能延伸到瞭庭院和樓棟,把聯系服務群眾落實到瞭社區的“神經末梢”。

環境怎麼治,安全怎麼管,活動怎麼搞……在每個樓棟長的“民情收集薄”上都寫得滿滿當當,老百姓反映的問題在“陽光議事廳”中有瞭解決的辦法。一段時間後,金星社區大變樣:小區生活環境好瞭,鄰裡糾紛少瞭,“愛心食堂”建起來瞭,垃圾中轉站改成瞭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百傢宴”“真情七送”“愛心八到傢”等活動贏得民心,居民參與社區自治的熱情被激發。

“年輕的時候忙著工作,現在雖然退休瞭,但黨員的本色未褪。”蘇瓊芬說,居民小組長和樓棟長大多都是企事業單位退休的老黨員原木餐桌訂做|原木餐桌訂製,有這樣一群熱衷於社區各項工作的智囊團,是社區治理的最大優勢,也讓她的工作思路愈來愈清晰。

多年來,昆明市盤龍區不斷堅持創新和探索社會治理,在雲南省首創“區-街道-社區-居民小組(庭院)-樓棟”社區“五級治理”管理服務模式,激活瞭社區管理的“末梢神經”。為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工作,盤龍區正圍繞“更加註重增強社會治理合力、更加註重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更加註重運用法治方式、更加註重提高智能化水平、更加註重增強基礎性制度建設、更加註重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更加註重城鄉社區建設”等七項重點任務,開展“金鑰匙”社會治理示范成果全域共享惠民原木桌板工廠|原木桌板工廠推薦工程,加快構建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促進依法治區、社會穩定、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社區少數民族群眾參加全民健身日活動
arrow
arrow

    smephitbqnf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